在今年9月举办的第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控排企业可视需要购买有偿配额。按基准线法、历史强度下降法分配配额的控排企业,先按上一年度产品产量发放预配额,待核定2020年度产品产量及配额后,再通过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对配额差值实行多退少补。
(三)企业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或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碳量(PHCER)抵消实际碳排放的,应在2021年6月10日前通过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和广东省碳普惠平台提交上缴申请,并向省生态环境厅提出书面申请。计算公式为:1.控排企业企业配额=历史平均碳排放量年度下降系数2.新建项目企业配额=(预计各能源品种的年综合消费量各能源品种相应的碳排放折算系数)新建项目企业按历史排放法折算碳排放的各能源品种取值4范围与控排企业的一致。一、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企业2020年度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范围的行业企业分别是电力、水泥、钢铁、石化、造纸和民航六个行业企业。全文如下:广东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根据《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省政府第197号令)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17〕59号)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做好我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额(以下简称配额)的分配和发放工作,制定本方案。2.新建项目企业配额=设计产能基准值(二)历史强度下降法电力行业使用特殊燃料发电机组(如煤矸石、油页岩、水煤3浆、石油焦等燃料)及供热锅炉、水泥行业其他粉磨产品、钢铁行业的自备电厂、特殊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有纸浆制造的企业、其它航空企业使用历史强度下降法分配配额。
(一)基准线法电力行业燃煤燃气发电机组(含热电联产机组),水泥行业的熟料生产和粉磨,钢铁行业的炼焦、石灰烧制、球团、烧结、炼铁、炼钢工序,普通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全面服务航空企业使用基准线法分配配额,先按2019年度产量计算及发放预配额,再根据经核查核定的2020年实际产量计算及发放最终核定配额,并与发放的预配额进行比较,多退少补。先按2019年度产量计算及发放预配额,再根据经核查核定的2020年实际产量计算及发放最终核定配额,并与发放的预配额进行比较,多退少补。是十二五期间的12.9倍,城市建成区已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
近年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深入贯彻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会同各地各部门从控煤、控企、控车船、控尘、控秸秆和联防联控等方面精准施策,狠抓各项治理任务落实,全省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明显成效,重污染天显著减少。对工作进展缓慢或改善不明显的区域,由辽宁省政府采取通报、约谈方式,督促其加大整治力度。从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15日,辽宁省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6%。占全省钢铁产能90%以上的钢铁企业均制定了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已完成16项改造工程。
全省已累计拆除燃煤锅炉2.1万台,城市建成区20吨及以下,基本淘汰县城和工业园区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目前,21个区域整体改善,为完成全省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采用路检路查、遥感监测等手段,有效地遏制了超标车辆上路行驶现象。辽宁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一封信》,宣传治理技术和政策,帮扶企业编制一厂一策精细化管控方案,从原辅材料替代、工艺改进、无组织排放管控、治污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快推进治理进度。优良天数266天,同比增加8天。此外,辽宁省已连续两年开展新车环保一致性查验工作,实现整车生产企业全覆盖,定期排放检验柴油货车72.9万辆,监督抽测柴油货车67.5万辆,对排查出的4.3万辆超标车辆进行了处罚,淘汰老旧车10.5万辆,完成非道路机械环保编码登记2.5万台。
目前,全省燃煤发电机组基本完成改造任务。按照关停取缔一批、升级改造一批和搬迁入园一批的三个一批原则,辽宁整治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不具备治理价值的散乱污企业,有效遏制了的非法企业排污。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建立了重污染区域整治机制,按照空气质量排名,将21个区域划为重污染区,全面分析污染原因、细化治理措施、严格治理管控,并实行动态更新。在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过程中,排查确定650家重点管控企业、48个工业园区和7个产业集群清单。
排查工业炉窑8000多台,针对菱镁行业开展了执法检查,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经关停111家,停产整改94家,推进企业达标588家。辽宁还把淘汰燃煤小锅炉纳入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组织各地制定详细的燃煤锅炉淘汰计划,出台了《辽宁省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考核奖惩办法》。
据介绍,散乱污企业整治和工业炉窑治理是今年的两项重点工作。同时,大力实施火电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在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过程中,排查确定650家重点管控企业、48个工业园区和7个产业集群清单。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建立了重污染区域整治机制,按照空气质量排名,将21个区域划为重污染区,全面分析污染原因、细化治理措施、严格治理管控,并实行动态更新。辽宁省生态环境厅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一封信》,宣传治理技术和政策,帮扶企业编制一厂一策精细化管控方案,从原辅材料替代、工艺改进、无组织排放管控、治污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快推进治理进度。全省已累计拆除燃煤锅炉2.1万台,城市建成区20吨及以下,基本淘汰县城和工业园区10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占全省钢铁产能90%以上的钢铁企业均制定了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已完成16项改造工程。按照关停取缔一批、升级改造一批和搬迁入园一批的三个一批原则,辽宁整治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不具备治理价值的散乱污企业,有效遏制了的非法企业排污。
此外,辽宁省已连续两年开展新车环保一致性查验工作,实现整车生产企业全覆盖,定期排放检验柴油货车72.9万辆,监督抽测柴油货车67.5万辆,对排查出的4.3万辆超标车辆进行了处罚,淘汰老旧车10.5万辆,完成非道路机械环保编码登记2.5万台。目前,21个区域整体改善,为完成全省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生态环境、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采用路检路查、遥感监测等手段,有效地遏制了超标车辆上路行驶现象。近年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深入贯彻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策部署,会同各地各部门从控煤、控企、控车船、控尘、控秸秆和联防联控等方面精准施策,狠抓各项治理任务落实,全省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明显成效,重污染天显著减少。
优良天数266天,同比增加8天。从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15日,辽宁省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6%。
同时,大力实施火电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辽宁还把淘汰燃煤小锅炉纳入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组织各地制定详细的燃煤锅炉淘汰计划,出台了《辽宁省淘汰燃煤小锅炉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排查工业炉窑8000多台,针对菱镁行业开展了执法检查,推进菱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经关停111家,停产整改94家,推进企业达标588家。目前,全省燃煤发电机组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对工作进展缓慢或改善不明显的区域,由辽宁省政府采取通报、约谈方式,督促其加大整治力度。据介绍,散乱污企业整治和工业炉窑治理是今年的两项重点工作
这充分表明我国的碳减排工作步伐进一步加快,充分表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是言必行、行必果的。经测算,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6.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约1192万吨、氮氧化物约11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得到扭转,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的协同作用初步显现。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文件对碳市场健康运行发展做了细致的谋划和周密的制度设计,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线图、施工图进一步明确。11月20日,生态环境部又公布了《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向社会征求意见。
要进一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融合、协同增效,在减排目标、任务举措、管理制度、监测评价与执法监管等领域,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10月2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等五部门正式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对未来5年内中国气候投融资发展做出战略部署,提出要稳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风险管控机制,逐步扩大交易主体范围。截至2019年底,我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2013年,我国就在7个省市启动了碳市场交易地方试点,目前试点碳市场已成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主动开展适应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还存在欠缺和短板,要实现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要创新政策工具、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标准体系,激发减排动力和市场活力,实现碳总量和碳强度双控目标,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建设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二氧化碳新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
10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是加快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11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致辞,强调中国对气候承诺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